如何在辅导中做到因材施教:这里有一套完整攻略

发布时间:2023-07-15来源:未知 编辑:admin

广告位置(首页一通--图文)

辅导与知识管理,是培训体系落地及培训项目落地的重要保证,也是管理者必备的领导力。
 
在721人才发展模型中,辅导在20%的向他人学习中,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并且,在70%的实践中,辅导也可以较好地避免员工摸着石头过河带来的显性成本。
 
图片
 
 
在这里要稍微说一下:关于721模型的应用边界是人才发展,而非学习项目设计。
 
因此,在这里培训经理指南也非常建议,为721学习法则正名,改为721人才发展模型,对于消除对模型的误解会有一定的意义。
 
为什么有这个结论呢?我录制了一个视频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视频,了解721人才发展模型的真相。
今天的文章从三个方面,为大家详细地解说一下,如何利用因材施教模型,提升辅导的效率与效果。
 
01
传统辅导技术存在的问题
 
 
在传统的辅导技术、教练技术中存在几个典型的问题:
 
 
首先是,辅导过程中的教条主义:
 
很多课程中讲授的辅导技巧,源自制造业带教一线员工的做法:说给你听,做给你看,让你说一遍,让你做一遍,并不适合绝大多数的知识型员工。
 
如果不信,你可以用这种方式去教导一下95后、零零后的新员工,然后再问问他们的学习感受。
 
 
其次是,辅导过程中过度的引导:
 
在挺多教练技术中,非常强调教练及辅导的价值在于引导。有的时候,这会让员工很烦:“老板,你直接告诉我好吗?现在项目真的很紧急~~”
 
 
最后是,无法区分辅导与反馈的差异性:
 
有很多的管理者认为,用反馈代替批评是带教员工的主要方式。的确,这比过去批评员工的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,但是事前的辅导与事后的反馈,在本质上还是有着非常明显差别的。
 
 
那么,有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,可以做到具体问题,具体对待,采取灵活的辅导策略,提升辅导的效果与效率呢?
 
 
今天,为大家推荐一套因材施教的辅导模型,这套模型不仅仅可以作为全域管理者的必修课程,也是导师与教练的核心技能。
 
02
区分辅导的激励区与压力区
 
 
辅导是领导力的重要表现之一,但是却被很多管理者所忽略,或者是用错。
 
管理者/教练在辅导员工的时候,有两个主要的区间,一个是事前辅导的激励区,一个是事后辅导的压力区。
 
图片
 
 
而很多管理者错误地将事后的反馈理解为了辅导。在我们的管理数据统计中发现,如果管理者过多地使用“事后反馈”的方式对员工进行“辅导" 。
 
不管这个反馈做得多好,员工最终收到的是“挫败感”而非激励。而事前辅导的价值是,给员工独立“成事”的机会,因此事前辅导往往起到的是激励的作用,最终让员工获得较好的成就感。
 
当然,什么时候更适合事前辅导,什么时候更适合事后的反馈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,总之管理者需要以“事前”辅导为主,以事后反馈为辅助,最终通过严格要求输出工作成果,带领团队迈向成功。
 
这是管理者必备的管理技能。
 
03
因材施教辅导模型
 
 
为了更好地提升辅导的效率与效果,我们从辅导技巧、知识管理及人才发展三个维度定义了一个全新的辅导模型。
 
图片
 
 
在这个辅导模型中,我们基于员工的经验与辅导内容的复杂度(知识密度)将辅导的过程分为了四个象限,形成了四种辅导策略:
 
C1自驱型辅导

 
 
自驱型辅导的具体使用情境是,员工的工作经验相对比较多,但是辅导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。
 
在这种情况下,管理者、导师或者教练可以使用OKR的模式,推动员工通过自学的方式,实现辅导目标,主要包括:
 
  • 为员工制定学习目标(O)
  • 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(KRs)
  • 提供学习内容的脚手架(S)
  • 员工提供答疑
  • 通过考试评估学习的结果
 
C2发展型辅导

 
 
C2发展型辅导是管理者在带教员工过程中,高频使用的辅导策略,在这种情况下,有经验的员工需要独自完成一个挑战型的工作任务。
 
在C2的辅导策略中,管理者主要通过引导、提问及决策三种方式,与员工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。
 
这也是,将辅导融入到业务流程中的一个很好方式,非常适合中高层的管理者带教员工。从整体上看,发展型辅导的流程如下图:
 
 
图片
 
 
 
接下来,看一个具体的例子:微软公司的CEO纳德拉,在高管会议中就非常娴熟地使用“发展型”辅导的部分策略与技巧,推动公司的变革与发展,并最终带领微软公司重回巅峰。
 
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纳德拉的辅导过程,我们抽象定义了纳德拉的微观辅导过程,如下图:
 
图片
 
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:C1-C2的辅导策略是针对有经验的员工,其辅导的过程是由员工主导。
 
同时,在针对中高层的课程中,我们会强调,C2发展型辅导是重点培养高潜员工的方式,应延伸出人才发展的多个策略。
 
C3反馈型辅导

 
 
顾名思义,反馈型辅导是一种“事后”的辅导策略,管理者、教练或者是导师基于员工的过程与结果,提供必要的反馈,帮助员工在实践中获得快速的成长。
 
反馈型辅导主要的价值是提升员工在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效率,并减少没有必要的试错成本。
 
在反馈型辅导中,我们强调的是用“反馈代替批评”的正念管理思想,指导管理者与员工建立更为融洽的工作关系。
 
C4训练型辅导

 
 
在学习的过程中“知行合一”是非常重要的理念。训练型辅导是加速员工专业能力发展、提升组织经验留存率与流通率的重要方式。
 
从辅导的形式上看,训练型辅导更像是一场1-7人的小型课堂培训。
 
在这个“小课程”中,导师既会为被辅导者输入大量的专业知识,又可以用超过5种的互动策略,非常简单且高效地与学员,进行深度交流。
 
最终在教练的带领下,帮助学员突破“从0到1的认知瓶颈”。
 
这种小课程的逻辑,不仅仅为业务提供了贴身的学习服务,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业务骨干的授课能力,为公司的内训师项目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。这是一种深受管理者喜欢的辅导策略。
 
总结:以上就是因材施教辅导模型的整体介绍,基于不同的职位与对象,可以在这个原型的技术上加入不同组件的训练模式,最终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岗位的带教体系,让辅导与知识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式。
 
如果您是培训管理者,一定要意识到,培养一定数量的岗位教练,以及让管理者具备辅导意识与辅导能力:
 
  • 是培训体系落地的必要条件
  • 是培训项目落地的必要条件
  • 是公司整个人才发展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大家都在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