锂电技术丨锂离子电池无损析锂检测
发布时间:2021-12-31来源:未知 编辑:admin
广告位置(首页一通--图文)
典型的锂离子电池通常包括石墨负极、锂金属氧化物正极、液态电解液、集流体以及聚合物多孔隔膜等。电池内部发生的过程对于电池的可靠性使用和快充至关重要,并取决于离子传输和温度等条件。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穿过电解液到达负极。主要的离子传输包括1)穿过固态电极;2)穿过电极/电解质界面;3)穿过电解液,包括锂离子的溶剂化和去溶剂化过程。大量工作表明,负极才是充电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,充电过程中锂金属可能直接沉积在石墨表面,特定的情况下,锂金属可能会持续沉积形成针状结构,即大家所熟知的锂枝晶,其有可能刺穿隔膜造成短路。随着电池的循环,枝晶可能会断裂失去与负极的连接,造成可循环锂量的损失。但即使锂枝晶的沉积很均匀,也会消耗大量的活性锂,这些锂金属会与电解液某些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气并形成新的SEI层,造成活性物质的损失和容量衰退。
影响锂沉积和相应结构形貌的因素包括锂在负极内的扩散速率、负极界面处的浓度梯度、锂盐在集流体上的损失、电极/电解质界面的副反应。通过材料和电池的设计可以较好的调控快充对这些过程的影响。调控内阻,包括相关的电极、电解质传质以及界面处的传荷过程对于电池的快充特性、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;低温下阻抗会增加,因而需要更加精密的控制策略。
析锂的快速无损检测非常重要,一般用于观测析锂形貌和分布的表征手段有SEM, TEM, NMR, XRD等手段。遗憾的是,这些方法都不是无损诊断(Non-destructive disgnosis),而是需要将电池拆开后观察。对于严密封装在电池包中的电芯来说,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;即便用这些方法来抽检,由于电芯之间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性,抽检的少量电芯也无法说明整个电池包的安全状态。
常用的探测析锂的无损方法则利用了可观测的外部特征,包括老化速率、锂溶出过程中的电压平台和基于模型的预测等。循环过程中锂沉积会逐渐从微观尺度上聚集,析出的锂与电解液反应形成新的SEI,造成容量衰退和阻抗增加。这些老化特征的趋势可以用于鉴定析锂。可用的方法包括1) 阿伦尼乌斯曲线(Arrhenius plot)2) 内阻-容量曲线(Resistance-Capacity) 3) 非线性频响分析(NFRA,Nonlinear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) 4) 库仑效率分析(Coulombicefficiency) 5)差分电压分析(DVA, Differential VoltageAnalysis) 6) 容量增量分析(ICA, Incremental Capacity Analysis)等手段。
阿伦尼乌斯图、阻抗-容量图
图. 基于老化特征的析锂探测手段:a)阿伦尼乌斯图;b)阻抗-容量图
非线性频率响应分析(NFRA)
图. 基于老化特征的析锂探测手段:非线性频率响应分析(NFRA)
图. 基于老化特征的析锂探测手段。库伦效率图
基于锂溶出过程的析锂探测。a)CC-CV充电和随后的弛豫阶段过程中模拟的过电势演化,解释了锂溶出的电压平台。在阶段I,颗粒上没有锂沉积;阶段II, 锂沉积开始发生;阶段III,部分可逆的锂重新嵌入负极,或者溶出,剩余的锂则变成死锂;阶段IV达到了平衡态,死锂不再参与循环。b) 电压微分分析(DVA)。c)微分容量分析(ICA)。
文章主要参考:
Lithium-ion battery fast charging: A review. eTransportation 2019, 1, DOI:10.1016/j.etran.2019.1000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