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维的五个维度

发布时间:2023-07-15来源:未知 编辑:admin

广告位置(首页一通--图文)

人与人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,看问题的维度不一样。高维的人,很容易就能理解低维的人;而低维的人,可能永远没办法理解高维的人。这与你的出身无关,与你的财富多少无关,甚至与你的教育程度无关,只与你一路走来养成的思考习惯有关。他们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于,遇到问题时,有的人很快就能想明白,有的人需要很久才能想明白,还有的人始终都想不明白。而且,那些很快就能想明白的人,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,都很难帮到那些始终想不明白的人。

思考问题,确实有维度高低之分。在商业世界,我们看待同一件事情,有零维到五维六个视角。图片

零维(战术维):把当下做到极致,美好自然呈现

零维,在几何学上就是一个点。点,是孤立的,是与外在世界隔绝的。守着这一点,你将无处可去,也无处可退;你不知道机遇在哪里,也不知道风险会不会来,你只能守在这里。

守在这里干什么呢?每天都在研究战术(Tactic)问题:天上掉粮食,怎么才能多收一些?外面来敌人,怎么才能打败对手?

在今天的语境下,战术高手不再被称为术士,而是有了一个新名字——匠人。特别精通煮饭的,是煮饭匠人;特别精通剪纸的,是剪纸匠人;特别会做木工的,是木工匠人;特别会写代码的,是代码匠人;特别精通流量的,是流量匠人;特别会为店铺选址的,是选址匠人;特别会写文案的,是文案匠人;特别会做衣服的,是裁缝匠人… 分工越细,需要的匠人就越多,每个匠人都在一个点上闪闪发光。所以,如何获得成功?

做一个匠人,一辈子只做一件事,并且把这件事做精。只要把当下做到极致,美好自然就会呈现。一个完美的世界,应该让每一个匠人都获得他们应得的丰厚回报。但是,这个世界并不完美,因为它一直在变。虽然你在这个点上闪闪发光,但这个点本身可能正在变得不再重要。

这时,死守在任何一个点上,都有可能错失这个时代。所以,作为一个点的你,心中必须要有一条线,然后沿着这条线前进。

一维(战略维):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

一维,在几何学上就是一条直线。线只有长度,没有宽度。当你意识到你站的这个点其实是在一条线上时,你的视角就已经从零维升到一维了。你恍然大悟:原来这条线上的每个点都是你可以抵达的位置。你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真正想立足的点,然后沿着脚下的线,朝着目标,向「前」进,或者向「后」退。「前」「后」,是一维世界里仅有的方向。

可是,这条线是怎么来的?它可能是前人踩出的脚印。上小学的时候,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以后会读中学。读中学的时候,很多人会想「我要考一所好大学」。读大学的时候,地上的线出现了分叉,分成了很多条:就业、考研、考公务员、出国等等。你发现每一条线上都有很多脚印,于是一下子蒙了:我要怎么选?选择的关键在于你要去哪里。如果心中没有远方(心中的那个点),那脚下所有的线都可能指向错误的方向。

如果心中有远方(点),下面的问题就变成了战略(线)问题。

零维是战术维,一维是战略维。站在零维思考的人,是不能理解什么是战略的。当站在一维思考的人试图和站在零维思考的人解释战略时,后者会说:什么战略?那只不过是成功者对自己路径的美化和总结而已。我也成功了,但我从来没有什么战略。我遇到问题解决问题,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创业就是杀出一条血路,杀出那条血路就是我的战略。这段话说得荡气回肠,令人钦佩。但是,这段话终究局限在了零维。那些失败者就没有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吗?就没有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吗?就没有试图杀出一条血路吗?他们中有很多人也曾经努力尝试过、拼搏过,但可惜的是他们不像这位创业者那么幸运。他们的点不再重要了,没有远方(目标)和道路(战略),他们只能一边奋战,一边原地下沉。这就是为什么雷军说「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情」

二维(模式维):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

战略,听上去已经很厉害了,可是,居然还只是一维。那二维是什么?二维是模式维。二维,在几何学上就是一个面。面,有长度,有宽度,但是没有高度。当你在二维世界里思考时,就开始有了「全局观」

在商业世界里,商业模式就是把所有一维战略都展示给你看的二维地图。商业模式有很多定义,但是我最喜欢的,是北大魏炜教授的定义,他说:「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。」所谓利益相关者,是指和企业的经营行为有联系的所有群体和个人,比如股东、员工、客户、供应商、竞争对手、监管部门等。所谓交易结构,是指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结关系,是商业价值从一个利益相关者流向另一个利益相关者的通路。

商业模式就好比一张二维地图,上面展示了所有的一维战略路径,供你做出最优选择。这意味着,不懂商业模式的人,就算是战略高手,也很难制定出真正有效的战略。

三维(创新维):颠覆式创新让不可能成为可能

零维是战术维,一维是战略维,二维是模式维,那么,三维呢?三维是创新维。三维,在几何学上就是一个体。体,有长度,有宽度,也有高度。是什么正在把人类从二维带入三维?是创新,是颠覆式技术。高架桥是通往三维世界的颠覆式创新,无人机也是通往三维世界的颠覆式技术。商业世界也是一样。一旦有了真正的颠覆式技术,传统商业模式就会被颠覆。

以跨境电商为例。有一次,我去海宁调研,看到一款真皮沙发特别好看,于是向商家问价,商家说6000元。我觉得这个价格不贵,于是打算买下来,但商家却说:很抱歉啊,这款沙发不能卖,这批货我们约定好只能出口欧洲。我觉得有点遗憾,就接着问:那卖到欧洲多少钱呢?他说:6000欧元。当时,欧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:10,6000欧元就是60000元人民币。一套在中国生产的6000元的沙发,卖给欧洲消费者是60000元,价格足足翻了10倍。为什么?因为挡在中国工厂和欧洲用户之间的「高墙」太高了,很难跨过去。寻遍地图,发现必须绕一条很远的路才能过去。地图上显示,这一路上的利益相关者有采购商、贸易商、分销商、零售商等等。

但是,跨境电商突然出现了。跨境电商就像高架桥一样,从二维世界跃升到三维世界,跨过高墙,使商品直达欧洲用户。从此,再也没有人绕那条很远的路。拿着二维地图的人,是不相信高架桥存在的。他们会说,所有在空中的,都是虚拟经济;只有在地面上的,才是实体经济;虚拟经济很危险,因为它正在摧毁中国的实体经济。

后来,区块链又出现了。区块链简直就是无人机一样的存在,它在三维世界里盘旋,完全不需要二维世界的支点。于是,这引来了更多手持二维地图的人的恐慌和愤怒。有很多著名企业家也站在这些恐慌和愤怒的人群中。他们为人谦逊,乐善好施,勤俭节约,但是,他们就是不愿意相信手中那张曾经引导他们寻到宝藏的二维地图,在今天已经不再准确了。用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。能站在三维视角思考的人,才是真正拥抱创新的人。但是,这很难。昨天越成功,今天就越难突破。

四维(时间维):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

零维是战术维,一维是战略维,二维是模式维,三维是创新维,那么,四维呢?四维是时间维。四维,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是无法展示的,需要你动用抽象思维。桌上有一个苹果,从二维视角,你看到的是它的一个面;从三维视角,你看到的是整个苹果。而从四维视角,你可以沿着一根时间轴,往回「推测」出这个苹果从一粒种子到长成幼苗,到开花结果,到被采摘运进超市,再到被摆在桌上的过程;你甚至还可以沿着这根时间轴,往前「预测」出它未来腐烂、干枯,回到大自然重新变回种子的过程。沿着时间轴的思考,我们称之为四维思考。四维思考比三维思考要难得多,因为四维思考是纯粹的抽象思考。

我举个例子。我见过很多创业者到华为参观考察,华为非常成功,值得学习。但是我发现,大家听完华为老师的分享后,就用U盘拷贝老师电脑上的各种流程、制度、表格,动辄好几个GB。拷贝完之后,他们特别满足,仿佛把这个 U盘带回家,自己的公司在不久之后就能变成华为。每次遇到这样的场景,我都会皱起眉头。华为今天的管理手段,只适合今天的华为。华为像这些创业者的公司那么大时,采用的管理方式肯定不是这样的。如果创业者真的想拷贝资料,也许应该去华为的档案库,把华为2012年或者2002年甚至1992年的管理制度拷贝回家,而不是拷贝2022年的。今天华为的成功与辉煌,不在于它今天做了什么,而在于它10 年前、20年前甚至30年前做了什么。只有理解了抽象的时间维度的存在,你才会明白: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。

所以,研究商业世界,一定要懂得给万物加上时间维。一旦加上时间维,你就会看到隐藏在成败背后的各种周期,比如产品生命周期、企业生命周期、技术发展周期等。万物皆有周期。

五维(概率维):正确的事情,重复做

这个维度极为重要,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吧:当抛出一枚硬币时,我并不知道它会是正面还是反面,「但是我知道,当我抛出足够多次时,它必然有大约一半的次数是正面。」

大家都在评